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

設計的民主化過程-----ON Target
BY DESIGNWING
Target logo history 
設計民主化進行式
歷經80年代的繁榮揮霍到90年代初的崩潰衰退,設計與時尚開始了一場大眾化過程,不再局限於上流社會的圈子。現在的我們看到知名設計師為平價折扣店設計商品習以為常,但在這之前,知名設計師的作品在平價通路出現絕對是被避免的,例如,Roy Halston Frowick(1932-1990)在1982年為J.C.Penny設計一套平價時裝,幾乎毀掉了Halston的設計業務,一些百貨與賣場迅速撤掉了其專櫃,唯恐高端形象受影響。在當時,設計與時尚希望塑造出隔離主義,塑造象徵價值帶來社會距離,一種精品的社會階層化,知名度越高,普及度越低,其象徵價值就越高,設計師與平價兩者之間是不相容的。設計民主化的進展,讓設計師游走於平價與高端品牌間不再是禁忌,甚至是一種時髦與能力的展現,而零售業可謂是這波設計時尚的民主化進展的主要推手,如Zara, H&M, Uniglo, Target, Muji, Bed Bath & Beyond, Ikea…等。


圖片來源google search

平價時尚顛覆舊有的競爭模式,創造全新格局,考驗的不只是設計師的創意,而是企業整體環節的整合能力,簡言之,平價時尚的競爭能力不僅止於大量採購的運作方式。技術的進步使供應鏈更富有效率,從而讓顧客需求立即回饋到設計端,直接連結到製造端,不再像以前透過層層關卡,更透明無接縫的整合。例如,ZARA從店長把顧客的訊息回報給總部,設計團隊再根據這些資訊,修改既有的款式或者設計出新款式,並立刻製造出新衣服,送到顧客手上。如此快速的連絡網,讓一件衣服從顧客資訊、設計、生產到店舖,最慢只需48個小時,支撐起一周進貨兩次的品牌策略。隨著折扣店貨物的質量、可選擇性和方便程度都大大提高,這些趨勢催生出了大量的實惠主義者,也大大推展了平價設計的普及度與接受性,Target可謂是運用這波設計民主化的佼佼者,成功利用設計平價化策略避開全世界最大企業Wal-mart的正面襲擊,開創出全新競爭局面。

Target與吳季剛的合作

平價設計的推手
Target不是第一家透過與多領域設計師進行彼此的商標授權合作的企業(效尤Alessi作法),但可以說是運用設計來轉型與差異化相當成功的企業。Target與設計師的合作,始於1998年的華盛頓紀念碑的整修工程與Michal Graves的合作,Target也是這次整修工程的主要贊助者。1999年, Target獨家販售由Michael Graves設計300件各類居家時尚作品,在當時這是一項創風險性很高的作法,無論對知名設計師或是Target的零售店面而言。這項合作為Target業績帶來兩位數成長,也擺脫了Wal-mart的低價競爭模式。


圖片來源google search, 1998年的華盛頓紀念碑的整修工程,Michael Graves運用了半透明的材質將紀念碑罩起來,並透過燈光呈現出鏡面般的光華,讓維修工程不像傳統的大工地,而本身也是一項藝術品展示

Target不像其他折扣商場是透過供應商的中介,而是直接與設計師合作,根據自家買場獲得的消費信息與經驗,尋找有潛力合適的設計師共同開發商品,因此更容易掌握自己的定位與形象的一致性,獲得更大的成功。Target沒有內部龐大設計團隊,也不從事製造;根據規劃的商品,將設計師與適合的製造商拉攏一起合作開發,依照規劃的商品定位與價格開發商品。或許也是這般沒有既有的包袱,讓Target容易選擇適合的設計師與製造商。Target一邊和那些現時最紅的設計師合作,,一邊也忙著發掘未來的創造人才。個人覺得最成功的是,Target不只真正利用設計進行差異化與獲利,也讓Target成為最耀眼的設計舞台,設計師無不竭盡所能與其合作,Target的忠實信徒也隨時可以在其賣場找到最具創意商品,經營不再只是實體商品通路,是時尚與設計的發言平台。
圖片來源google search, Michal Graves design for Target

零售業的品牌之路
零售業正在進行一場品牌風潮,這風潮沒有大張旗鼓陳述其品牌血統,而是更集中商品本身價值與消費者需求,甚至很多時候是故意低調隱藏其品牌背景。通路經營自有品牌(Private Brand/Label)有幾個主要目的。首先,零售商不必支付供應商內建於商品的運送、行銷及廣告成本,所以自由品牌商品可以創造更高利潤。賣場與擁有自己的品牌商品,一方面不需支付中間商仲介費,另一方面也能掌控價格。最重要還可以藉此與其他賣場區隔,吸引消費者來賣場購物。除此之外,營運績效好的零售商,也可以把自有品牌商品經營成知名品牌。自由品牌在零售業由來已久。1920年代,Sears總裁Robert Wood創立自有品牌。Sears的商品開發部針對特定商品設計規格,尋求製造商合作,以最實惠的價格生產自由品牌商品。如品類殺手裡面所述,”零售業的世界似乎越來越小。在業界裡沒有秘密,也沒有甚麼讓人驚奇的事。”唯有透過自己品牌商品的獨家販售,才有機會強化自家商店的個性,這也是這波零售業正在進行的品牌之路。

Target自有品牌約占總商品的33%,包括Mossimo Giannulli、Michael Graves設計的家用百貨、Calphalon廚具、Isaac Mizrahi設計的服飾、手提袋、鞋子等。Target內部文化極度推崇創造和設計,並將他們視為重中之重。多數零售業對費用管理非常感興趣,但是在Target,他們對產品非常興趣。然而,看起來似乎只是一句話經營品牌,但是對於習慣以買空賣空的零售業者,傳統的方式獲利雖然逐漸微薄,但在效率與掌握度,對於多數業內人士還是高;相對的,自家開發商品要付出很大的開發費用(以前是製造業者負擔),又無法絕對保證未來的獲利,所以要改變既有的觀念跨出第一步比想像中困難。然而,隨著國際貿易越來越透明,差異化是必然的方向,無論接受與否,零售業設計開發自家商品不失為一個好解法,但是絕對是依靠整體環節與設計契合,不是引進設計師或委託設計公司這樣的作為就完成;當然也相信設計不是這波競爭下的唯一解法。

Target ClearRx

誰是競爭者
現今國際貿易發達、製造專業分工與技術快速發展,很多開發國家經濟現況是供給遠遠超過需求,零售店中擺滿了各類商品,消費者可以隨意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大多數人衣櫥裡掛滿了衣服,鞋子也多到鞋櫃都裝不下了。在商品充裕的情況下,人們的需求如馬斯洛理論,不再只是功能與價格的考量,消費型態由以往大量商品需求,邁向高度化、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取向。

銷售低迷的情形,並不只有零售業者煩惱,其實最頭痛的還是製造商。產品猶如製造廠商的生命,銷售情況的好壞,與業者息息相關。而零售業者,因為同時處理好幾家廠商的行銷路線,所以有其應對的措施。位於流通管道的末端,只是面臨到商品滯銷的問題,而製造廠商則是生死攸關的問題。況且,以往製造業與零售業是上下游產業鏈的關係,現今彼此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甚至上下游關係顛倒,零售業提出商品方向與規格需求,經營品牌,而製造業則專注於製造技術,各種不同業態的關係,既是夥伴也是競爭。不過,專注開發出質優吸引人的產品,必然還是最長遠能吸引消費者的作為,也是設計師的夢想吧!




圖片來自於google search,2002年,Target載滿了假日生活用品將船駛進Hudson river,也在地鐵媒體上發揮創意

每星期我們都會發表新文章,若各位讀者覺得可以與這些文章產生共鳴,可透過下面FB及Blog的圖示分享喔。也可以加入我們的FB粉絲團,當有新文章的時候便能透過FB收到最新訊息了!

參考資料

On target, by Laura Rowley, 體驗至上,宋洁譯,上海遠東出版社出版
精品策略 The Luxery Strategy, Jean-Noel Kapferer, Vincent Bastien, 洪慧芳譯
Category Killers, Robert Spector, 品類殺手,黃政瑋譯,天下出版
零售實戰讀本,山口裕著,何憶華譯
http://www.target.com
Target-Design for all
Target's Design Scout
遠見論壇/平價時尚 造就三個首富
平價時尚的夢想基地


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


通知圖示的四大天王
by DesignWing




一般人的日常生活裡,無論是為了美觀裝飾、區隔提醒、辨識警告等等哪種目的,都充滿了各種色彩的訊息。有些色彩讓人感覺溫和,有些色彩讓人感覺刺激,有些則表現出冷靜,雖說顏色本身是由沒有情感成分的光譜波長所構成,但是人類因為各種經驗的投射與認知的心理作用,很多顏色逐漸產生了各自代表的特定意義和感受,而且這些約定成俗的意義長久以來已經深植人們的內心深處且無法輕易被改變,硬要改變的話可能會造成地球大毀滅般難以想像的災難與不便。

而在介面的世界裡為了讓使用者更直覺正確的感知某些系統的回饋訊息,更是會用一些特定的顏色及符號來喚起使用者經驗的認知,加強使用者對於訊息的判斷。這些圖示如果用了慣用色以外的顏色來顯示,將造成使用者認知的矛盾而產生錯誤的操作判斷。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介面裡提醒訊息界的四大天王:完成(確認)、錯誤(取消)、告知(提醒)及幫助(說明)各自慣用的代表色彩及符號。

藍色訊息
Pictures by Google
首先第一位出場的,是代表使用說明、幫助、更多資訊等等的i符號。其實從符號表面上不難理解,他就是英文裡information第一個字母i的縮寫。這個圖示通常會在系統為了讓使用者能更進一步的了解更多的資訊時出現,為的是讓使用者立刻體認到目前跳出的訊息是系統用小幫手的身分在教導一些關於操作Q&A的詳細訊息。而顏色通常會是使用一般認知裡偏向較冷靜、祥和的藍色,為的就是避免使用者在看到突然跳出的視窗感到驚嚇,用藍色的隱喻可以讓使用者感到某種程度的安心與信任,達成引導使用者繼續閱讀而完成傳達各種須知項目的任務,畢竟閱讀使用須知是一件理性的行為,用較冷靜的色彩可以讓人產生信賴感。

綠色執行
Pictures by Google
第二位要介紹的是代表執行、完成、確認的V符號。關於確認的這個行為為何會用一個勾勾來表示其實有好幾種說法,筆者聽過認為比較有理的是源自於以前英國的老師在批改學生的作業內容無誤時,會用手寫註記right(正確的意思),後來為了更快速的批改而縮寫為只剩下第一個字母的r,久而久之就演變成V這樣的特定符號了。
而在慣用的顏色上通常會用綠色來表示,這是因為綠色象徵著綠樹、生命、自然,所以給人一種安全、和平的感受,這樣的色彩訊息拿來當作可執行、確認和完成的代表色實在是再適切不過了甚至覺得按了這顆確認鈕以後考試也都一百分了

紅色警戒
Pictures by Google
接下來我們來介紹一下有點感到灼熱和緊張感的禁止、錯誤、取消符號,通常會是用X來表示。關於這個符號的由來其實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因為X這個符號象徵一種破碎、損壞的形象所以用他當代表,另一種說法是由英文判斷式中常用的false而來,跟上述確認的right是相對的意義,而首字f寫久了就簡化成X的符號了。
而在顏色的選擇上,紅色這個顏色一直讓人有一種強烈的感覺,原因除了紅色容易讓人聯想到火焰和鮮血而產生警覺性之外,紅光在科學的理論中是可見光裡波長最長的,所以穿透性最好也傳的最遠,最容易被人的眼睛看見。因此在介面操作的時候為了提醒出現了某些錯誤必須停止或是警告動作將會造成的資料遺失,便選用了這個最不會被忽略而且還會讓你感到緊張的色彩而達到紅色警戒的作用。

黃色提醒
Pictures by Google
最後一位是具有提醒、告知意謂的!符號,看到這個驚嘆號大概就可以理解,系統正在提醒接下來的操作可能會有某些無法預期的結果,或是系統出現異常可能會導致之後的運作不順暢。而顏色則是選擇了光譜波長界的第二把交椅:橘黃光。因為橘黃光在日常生活中的穿透性也是非常強的,例如車子的霧燈為了達到在濃霧中的可視度便是選用了橘黃色的燈光。但是它又不像是紅色帶給人如此強烈窒息的感受,所以對於拿來用在具有提醒警示的圖示上,既不容易被忽略,也不會讓使用者感到相當的驚慌而容易誤判操作。

Pictures by Google
其實各種顏色的涵義因為各地民情的不同,通常也會產生各種不同的意義與情感的投射,但在某些使用情況下全世界倒是都說著同一種語言,就拿路上的交通號誌來說,幾乎所有國家的燈號都是以紅、黃、綠來表示禁止通行、即將禁止通行、可通行,雖說對於紅綠燈號顏色的由來,相傳是1868年時一位英國的工程師為了解決當時馬車容易撞傷人的情況,從英國約克城中的穿紅衣婦女代表已婚勿接近,綠衣女士代表未婚可以追求而得到靈感,設計出第一代的紅綠燈。但追究源頭,穿紅衣綠衣的原因可能也是由這些顏色基本上散發出來給人感受的訊息而成。

而紅綠燈號與介面中的符號顏色意義上是相當吻合的,畢竟虛擬介面有一點想把整個真實世界搬進小螢幕裡的企圖心,所以在很多圖示的應用與意義上,都會盡量與真實世界人們的感知產生連結,操作起來也才會更加的直覺。


參考文獻
維基百科


每星期我們都會發表新文章,若各位讀者覺得可以與這些文章產生共鳴,可透過下面FB及Blog的圖示分享喔。也可以加入我們的FB粉絲團,當有新文章的時候便能透過FB收到最新訊息了!


2012年5月17日 星期四


別對我說謊-設計的認知密碼
by DesignWing

Lie to me  (2011)


去年非常火紅的福斯電視影集別對我說謊(Lie to me) ,它講述的是關於利用臉部表情分辨真偽,藉以協助辦案的劇情。而這齣戲的心理學顧問正是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傑出的心理學家之一Paul Ekman,專注在研究情緒與微表情的領域,他發現人類七種共通的情緒:快樂、悲傷、輕蔑、恐懼、厭惡、驚訝、與憤怒。這些情緒是透過臉部表情與肢體語言表達,而背後更深層的意義則是來自於認知與意識層面。這幾年設計學科興起了認知心理學領域的研究,舉凡產品、介面設計、網頁設計等,它最終的目的是要和人產生正確的溝通並導引使用者去做正確的決策與動作,換句話說:設計師要了解人,了解更多屬於人的感知密碼,你才知道如何做出正確的設計。
筆者並非專業的心理學家,寫這篇文章的同時也參考了許多書籍,希望能整理舉出一些例子,喚起大家對這個議題的重視,另一方面是重新認識我們所不知道的自己,因為這實在是太有趣了。


腦部會產生捷徑
當我們環顧周遭世界時,大部分是從眼睛接收訊息再傳送給腦部處理,然後提供給你眼前事物的真實感,但絕大部分的時間腦部是使用經驗法則來做判斷,但偶爾也會出錯,像是我們以前在設計課本上讀到的完形理論卡尼莎三角(Kaniza Triangle)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圖所示它會讓我們看到一個不存在的三角形。腦部捷徑反映在設計實務上,我們可以用最簡單的形狀與顏色去影響人們所看見的認知,吸引人們去注意我們想要表達的正確訊息。

Kaniza Triangle (1955)                                                 底圖與認知 (Susan M. Weinschenk)

注意力與腦部進化理論
當每天在瀏覽各式各樣的網頁部落格時,我們不難發現美食部落格總是能吸引人的瀏覽與擁有極高的點閱率Huffington post為何總是把人臉當成新聞的首頁,為什麼淡定紅茶的故事成為網路發燒的話題。我們可以歸納幾種特定的事物常會抓住我們的目光焦點:
1.       會動的東西(影片或閃光)
2.       正視你的人臉
3.       食物、性愛或驚險的圖片
4.       故事
其實這讓我們無法抗拒的原因並非偶然,而是我們的古腦告訴我們要去注意它。根據Susan M. Weinschenk所著的Neuro Web Design: What makes them click(神經元網路設計:讓人們按鈕)這本書中指出,其實人有三顆腦。新腦是關於意識推理邏輯,中腦則是處理情緒的區域,古腦則是對生存最感興趣的部分,就進化的觀點來看,古腦是最早發展的;它的工作是不斷地回答幾個生存的問題,這能吃嗎? 可以做愛嗎? 我會被殺嗎? 因此它造成了我們對以上吸引目光焦點無法抗拒的理由。另外,注意力最多只能維持7~10分鐘,如果你要設計一段影片或線上教學,就必須短於10分鐘,並且善用趣聞軼事去替代數據資料,絕對會讓你的設計溝通更有效。
雖然我們的腦已經進化,未必如爬蟲類的腦會去執行生存的動作,但它仍持續注意到,不管你是否願意。由此可見,要在設計上吸引眾人的目光,發揮古腦的所長還是挺重要的,不是嗎?

Huffington post (2012/5/16)

多巴胺讓搜尋永無止境
Google的出現讓我們在搜尋資訊上有了更有效更方便的工具,但我們有時候仍然會持續不斷的花時間搜尋,甚至發現最後要查的資訊根本跟原先的完全不同,原來這都是多巴胺系統在作祟。60年代神經學家發現了腦部會分泌多巴胺,它是一種愉悅的化學物質,能讓你體驗快樂,另一方面還會驅使你產生需求與慾望,想要會形成一種驅力驅使你行動,搜尋更多以達到更多滿足,無意間我們也產生了某種焦慮感。這點在設計上成為兩難,當我們在使用google, skype, twitter, facebook時,我們已經陷入了多巴胺的循環,它會讓我們越來越無法自拔,有時不斷地刺激導致永無止境的搜尋也是挺累人的,關機可能是中止多巴胺循環最好的方法,但在設計實務上或許應該思考如何降低資訊的不可預測性,以及減少資訊送達的提示畫面或聲音。

iphone訊息提示 (圖片來源: engadget)


設計的新顯學-神經科學與認知心理
早在微電子產品問世之時,這些相關學科已經被研究且被漸漸應用在設計領域上,例如:Donald Norman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只是以往大部分聚焦在實際的產品上。然而,我們現今面對的則是雲端、虛擬的溝通,設計的介面複雜度更超越以往實體產品操作功能的理解與想像。我想唯有借鏡於這些新興領域的研究,讓設計師能夠更了解人如何思考、如何做決策,才能真正做出對的設計,而非自我感覺良好。本周所觸及的內容不過是該領域的鳳毛麟角,而且大部分聚焦在網頁介面與注意力的範疇,藉此拋磚引玉希望身為設計師的各位都能持續關注這項有趣且實用的議題。

參考文獻
1.      了解人, 你才知道怎麼設計- Susan M. Weinschenk
2.       Huffington Post


每星期我們都會發表新文章,若各位讀者覺得可以與這些文章產生共鳴,可透過下面FB及Blog的圖示分享喔。也可以加入我們的FB粉絲團,當有新文章的時候便能透過FB收到最新訊息了!

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出新藍海 By DesignWing


吃是最基本的需求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裡,一直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之一,隨著人類不斷的進化,除了滿足吃飽的需求外,也轉變到開始追求色香味俱全的美食體驗,針對各種的食材發展出各種的烹飪方式,這追求美食的過程其實是跟設計非常相似,是一種多重的感官體驗,不只是看還要滿足再接觸後所留下的深刻體驗。不同的食材需要做不同的處理與烹調,爲追求美食的過程也衍生出各式各樣相對應的廚具來滿足需求,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當然包含了各式鍋具與小家電,來滿足這烹飪的需求,可能一個簡單的烤肉烹調方式,就有各種形式的廚具來滿足他,多年前出現了一種叫旋風式烘烤爐,是烤箱以外一種新形態的小家電,這種傳統的旋風式烘烤爐大約有11公升左右,鍋身材質是使用玻璃製成,烘烤熱風是由上往下吹,由於體積很大、玻璃的隔熱效果又不好,造成食物在熱風的烘烤下,常常受熱不均,往往上面已經烤完,但下面卻還沒烤熟,如果稍為烤久一點又會太焦,而且體積大清洗與收藏都不是太方便,雖是也別於傳統烤箱以外的烤肉小家電,但使用上還是有些不方便。Philips一直在小家電市場佔有一席之地,Philips看上這項產品的優點,進而發展一種新型態的小家電,Philips不但改善了原有的問題也巧妙的避開原有的專利,在現有的基礎上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全新專利,並為這項產品取名為空氣油炸鍋AirFryer”


空氣也能油炸食物
到底什麼是空氣油炸鍋(簡稱氣炸鍋)?光看產品名稱就已經很厲害了,外觀看起來很像一台熱水瓶還是濾水器之類的產品,簡單的外觀設計、拋亮的外觀處理,看不出是跟食物有關,結果卻是一台跟油炸有關的鍋子,這項產品最神奇的是號稱是油炸鍋結果不需用到油,用空氣就可以油炸食物,真的有這麼神奇嗎?當我們深入了解後可以發現,其實他是利用熱風烘烤將食材裡面的油脂逼出,所以烘烤完的食物有如被油炸過一樣,原理其實非常的單純,說穿了與傳統的旋風式烘烤爐原理是大同小異的,Philips運用同樣的原理但在Philips的重新包裝下,立刻變成市面上全新的產品,單價也翻了三倍,Philips到底做了哪些事? 首先改良的是受熱均勻的問題,所以將體積縮小為2.2公升,並將材質改成雙層材質,來維持溫度的不流失,並針對底部受熱不均的問題下,提出全新的快速空氣調整技術(Rapid Air Technology),在鍋底增加如海星造型突起的波浪,以高速循環流動的空氣包圍食物,讓熱流可以有個往上流動的動作,再以內置的烤焗裝置極速加熱空氣,能於短時間內均勻地烹調食物,與傳統用油炸東西的方式可以減少80%油脂,在健康飲食抬頭的今日,吃要吃的健康,Philips剛好趕上這個趨勢,推出符合市場潮流的商品。



Sense and Simplicity 
Philips2004年提出全新的企業形象活動,將品牌定位為 Sense and Simplicity」,提供先進、簡單易用而且是針對消費者需要而設計的優秀產品,當然氣炸鍋這項產品也不例外,在一切都講究方便、健康的今日,氣炸鍋完全符合設定的目標,””””這三項烹飪方式,擺脫傳統需要在廚房放油去調理,一個簡單的設定動作,時間一到就完成了整個烹飪的方式。從廣告可以看出Philips與當初烘烤爐包裝的形象有大的不同,烘烤爐是設定媽媽族群在烤雞與氣炸鍋是以年輕家庭烤烤薯條跟炸雞有非常大的不同,氣炸鍋營造出給人時尚、便利的烹飪過程,拉進了年輕族群對於烹飪這件事的懼怕感,完全符合Philips所喊出的口號與給人的品牌感覺,這項產品在Philips的包裝下變成了全新的產品,誰能想到他是與烘烤爐的延續。



完美的行銷與切合需求的產品,價值提升
Philips氣炸鍋也並非沒有缺點,簡易的烹飪過程可以說是他的優點也是缺點,在簡化的烹飪過程,喪失了烹飪的樂趣,食物從生食到熟食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很美妙的過程,但是philips氣炸鍋的設計是完全看不到內部食物的狀況,所以需要常常打開看一下內部的狀況,也須不斷的去翻動夾在中間的食物,可以說是最大的缺點,但是在明確的目標族群是年輕家庭,與產品包裝行銷與創造出新的話題性後,自然去忽略了這最根本的問題。像法國T-fal的氣炸鍋 (Actifry Deep Fryer)與燦坤EUPA有個新的遠紅外線低脂旋風烘烤爐其實都是類似的設計,這兩項也都解決了Philips氣炸鍋兩個重要的缺點,不僅可以看到食物烹飪的過程,在烹飪的過程中也不斷的翻動食物讓受熱更均勻,燦坤的外觀質感甚至使用金屬材質,營造出更高質感的效果,對市場的影響並沒像氣炸鍋如此的大,也或許型態上比較像是傳統的烤箱,也或許沒有如Philips的行銷方式,也或許是上市的時間點慢了。這個部分也是台灣廠商所要學習跟注入心力的,台灣的廠商常常也很會發明,產品也沒做的比國外差,但是在產品形象包裝與情境模擬是與國外廠商還是有一段的差距,完美的行銷與切合需求的產品,產品價值瞬間可以翻倍,並對市場產生相當的影響性。不一定要像Dyson一樣,都是如此革命的產品來顛覆傳統產品的架構,但其實能滿足真正需求與開創全新的生活體驗,或許架構原理相同也可以達到與Dyson一樣的市場熱潮。

參考文獻

不用油的炸鍋?家電原理大解析!

有趣的新產品-EUPA遠紅外線低脂旋風烘烤爐



每星期我們都會發表新文章,若各位讀者覺得可以與這些文章產生共鳴,可透過下面FB及Blog的圖示分享喔。也可以加入我們的FB粉絲團,當有新文章的時候便能透過FB收到最新訊息了!






2012年5月3日 星期四


吃出未來城-從食物看城市設計
by DesignWing


圖片來源:Dubai Food City
城市在地球上雖然只佔了2%的面積,但他們是世界人口的50%,世界上75%的能量消耗在城市裡,並造成80%的二氧化碳排放。據統計,到了2050年,全球住在城市的人口將是現在的2倍,而都市化和肉食需求是共同成長的(發展中的中國就是一個好例子,吃不吃得起肉,某種程度區分了經濟階層與城鄉差異),為了供應城市人口更多肉食,許多生產的穀糧不直接供人食用,而用以餵食牛羊豬雞等牲畜,又增加了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不需用複雜的公式計算,我們都知道到了2050年,要餵飽全球60億人將會是個難題。

這是個急迫而又嚴肅的問題,可以從生態、從經濟、甚至從政治角度切入來探究。但Carolyn Steel卻提出一個非常特別的觀點,食物可能成為一個重要的設計工具,來改變世界。

是的,食物,是形塑城市的重要設計工具。

以目前有大約265萬人口居住的台北市為例,每日出現在這265萬人餐桌上的飲食是從何而來?生活在城市中的我們,因食物取得的便利,讓我們將商店超市和賣場架上出現的鮮食中習以為常,很少探究食物怎麼能神奇地天天出現在貨架上,而食用未盡被丟棄的食物和垃圾消失在我們眼前之後,最終的目的地又是何處?英國建築師和《Hungry City》一書的作家Carolyn Steel指出,食物和城市運作和發展息息相關,從古自今皆然。她引用羅馬政治家及歷史家卡西奧多拉斯(Cassiodorus)的話﹕「誰控制了城市食品供應的運輸鏈,誰就控制了城市的生命線!」

在西元前一世紀,古羅馬城已經有近100萬居民,這麼大的城市如何讓100萬居民每日填飽肚子?從下圖古代食物道路(The ancient food miles)我們可瞧出端倪:當時路況太差不適合運輸大批食物,再者透過陸運交通食物也容易腐化,因此近海的羅馬便由海運從地中海沿岸將糧食和漁產等運送進城。從圖中可以看到羅馬城的穀物多來自鄰近的埃及與迦太基,羅馬攻擊埃及和迦太基即是為了奪取該地的糧食,Carolyn Steel指出整個羅馬帝國的擴張,可說是為了食物而發展的長遠而有計畫性的軍事化行動。

The ancient food miles
若一個城市在工業化之前已出現,那麼找找該城市的古地圖,一定可以看出食物運輸路線,並了解食物如何形塑城市的樣貌。舉例而言,光是街道的名稱就能提供許多線索,今日英國倫敦市仍舊保有Cowcross StreetChick LaneCock Lane等古街名,不難想像在工業化前的古倫敦,這些街道是充斥著家禽濃厚的氣味,牛、豬、雞一批批在街頭被交易著。在那個年代,食物是城市人生活社交的中心,也是城市與自然間最直接的聯繫。而工業化,改變了這一切。

工業化之後,因為運輸便利有效率,家禽牲畜可以在距離城市很遠的屠宰廠中被(眼不見為淨地)屠宰,穀物也可以在更遠的鄉間栽種收成,再送進城。城市自此破除了地理發展上的限制,可以擴張成無限大,徹底地從大自然中的聯繫解放。

過去食物是城市生活的中心,如今則不斷被邊緣化;過去食物是社交的標的物,如今食物的來源多半隱姓埋名一般人知之甚微;過去我們講究料理食物,如今加水微波省時方便。今日的城市居民仰賴著巨大的城市運輸體系以取得食物,這體系看似便利實則複雜,而且背後消耗了龐大的能源,同時,也因為缺乏了與大自然的聯繫,城市人對餐盤上的食物越發不懂珍惜。根據統計,在美國境內有半數的食物是被丟棄的。

用食物改變城市的未來─自給自足的希托邦(Sitopia)

Carolyn Steel主張,我們可以從食物改變城市的未來。所謂的希托邦(Sitopia),是古希臘文Sito (Food/食物)topos (Place/空間場域)的合體字,指的是自給自足的城市。在希托邦裡,食物再度成為城市生活的根本,而城市與自然的關係也因為食物的供給再度被聯繫起來,人們購買當地的食物,而在地生產的糧食也構成風景的一部份,人們口中咀嚼肉品來源不再是來自不知名的黑暗角落被餵食著某種不知名的黑暗粉末

比利時建築師鬼才Vincent Callebaut的概念建築就十分具有希托邦的味道。如規劃座落在紐約羅德島上的(Dragonfly), 600 公尺 132 層,不只當作辦公室或住宅,而是要成為可種植農作物、養育家禽家畜的「垂直農場」(Vertical Farm)。
Dragonfly by Vincent Callebaut
Callebaut在其中規畫了28 個種植區,可根據不同季節種植不同農作物,也可飼養牲畜。至於農場最重要的動力來源,則採太陽能和風力發電。

Dragonfly by Vincent Callebaut
Callebaut的未來概念設計雖然尚處於紙上談兵的階段,但世界上有許多希托邦其實已小規模存在或已在建構中,如今年二月在中國上海附近崇明島破土開工的東灘生態城,是由參與雪梨歌劇院、北京鳥巢等著名建築的英國設計公司(Arup)規劃設計。東灘生態城佔地12.5平方公里,將由三座相互連接的生態村落組成,分東村、南村、北村,最早啓動的是東村,以長者社區爲主。在東灘生態城周圍,還有東灘濕地公園、綠色農業園區,構成整個86平方公里的東灘生態示範區,以不影響原有的生態系統,達到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雙贏目的。

再如日本人力派遣公司保聖那(Pasona)於2008 年在東京辦公大樓內植稻種菜迄今,或美國紐約的New York Sun WorksNYSW)在城市內各學校推廣農業教學……希托邦種子在世界各處陸陸續續萌芽發展,也許真的在不遠的未來,城市與自然可以共存共榮。



參考資料:

HungryCity: How Food Shapes Our Lives, Carolyn Steel



每星期我們都會發表新文章,若各位讀者覺得可以與這些文章產生共鳴,可透過下面FB及Blog的圖示分享喔。也可以加入我們的FB粉絲團,當有新文章的時候便能透過FB收到最新訊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