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8日 星期四


開化堂茶筒見證東方美學的生命力

By DesignWing

Kaikato  (since 1875)

美學大師蔣勳在他的著作裡,對中國古代兩千多年前的哲學家莊子的美學見解甚為推崇。莊子說: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的意思是說:面對大自然到處皆美,可是這個美是不會講話的,它不會給人壓力,它更不是知識;東方的美學關心的是生命的本身,並不像近代西方的哲學家康德或是黑格爾利用分析的方式急於要將「美」變成是一種知識與學問。偶然的機會裡,我接觸到了日本開化堂的茶葉罐產品,似乎對於蔣勳老師或是莊子所講述的東方美學有了不同的體會;我驚豔它100多年前的茶筒至今能仍保持氣密性,我感動它的材質外觀隨著時間的改變如同四季更迭,產生新的生命變化,而它的變化則是建立在產品本身與人的使用和大自然環境的交互影響上,讓產品的生命生生不息。反觀身為產品設計師的我們,時常自詡為賦予產品型態與美感的創造者,但是我們卻在做讓產品生命週期越來越短的事情,消費者也因為產品很快的phase out,一段時間就得汰換舊的並期待新的。因此,什麼是具有生命力的產品,就讓我們以介紹開化堂(Kaikato)茶筒來讓大家思考一下這個議題。

歷史沿革
京都開化堂(kaikado)手工茶筒130年來代代傳承,走過的歲月如茶筒上的光澤與影,裡頭收藏著迷人的茶香。開化堂(kaikado)成立於1875年,也就是日本明治維新(1868)後不久,當時日本向世界敞開了大門,開始吸收各地的文明。創始人Kiyosuke採用從英國進口的馬口鐵,也就是用於鋼鐵的電鍍錫製作茶葉保存罐,取代自江戶時代來自中國的昂貴陶製茶罐,被認為是一個結合傳統手工藝且時髦的外國製品。恰巧在冰箱發明之前,氣密性是保持新鮮採摘葉子的味道和質量的關鍵,而創始者Kiyosuke透過精密工序的手工製造錫製茶罐,很快地被茶葉經銷商採用打開了市場。第二代,Otokichi被說成是所有世代最能幹的工匠,帶領開化堂的技術攀上高峰。第三代,Hikojiro成功帶領該公司渡過戰後的難關,但也因為戰後經濟復甦,製作成本下降一度被視為廉價的茶具。第四代傳人,Shouchi,基於對材料的鑽研開始採用銅(copper)來製作茶罐,讓質感更甚前代,也讓使用者有了更多選擇。第五代,Seiji,開始將茶罐導入大眾市場,並推出了適合個人使用的攜帶式茶罐,Seiji還開發了由黃銅(Brass)製成茶罐。第六繼任者,也就是目前的第六代傳人Takahiro,開發出兩層的茶葉罐讓氣密性更佳並維持良好的濕度,使得除了可以用來保存茶葉之外還可以用來儲存咖啡、香料等,此外,他也嘗試與茶葉品牌合作,並開始打入國際市場。


第五代,Seiji                                                                                                                        第六代,Takahiro

時間的遺跡成就獨一無二的產品
面對量產的工業化製品,產品講求的是標準化,提供的是幾年的產品保固,也就是說產品從製造出品就預告了它有幾年壽命,過了幾年產品生病了你就得自求多福,這是我們認知的消費品常態,從誕生的功能與長相到產品生命結束一切都是標準化;講的淺顯一點就是你用的iphone4和其他人用的iphone4,並不會因為不同的人而有所不同。反觀開化堂的茶筒,當使用者將茶筒握在手中,隨著時間的流逝,筒身鏡面的質感會因為使用者每一次的手觸,而使色澤產生變化,紅銅罐2-3個月,黃銅罐1-2年,錫罐3-5年就會產生變化,時間的遺跡成就了每個獨一無二的產品,每一個茶筒就也有了屬於使用者自己的故事。在開化堂的故事中最常見的就是「三代同用」一只茶筒,經常祖父祖母買的茶筒,是孫子與孫女前來修復,開化堂的「終身保固」保障茶筒的品質,即使壞掉也多只是碰撞產生的小坑洞,透過職人的一陣敲打,又能回覆原貌。

顏色隨著時間流逝而產生改變

品質來自於複雜工序的堅持
直至130年後的今日,茶罐工藝的第五代和第六代傳人seiji 和他的兒子takahiro yagi 仍在京都的工作室中用錫、黄銅、紅銅和銀來製作這些古老精美的茶罐。這種手工技藝一直延續至今,與當年的的創立者kaikado所運用的的工藝一模一樣。甚至連公司早期使用的模具都還沿用至今;同時,一些使用了130多年的茶罐形態,直到今天也都還在繼續製作使用。

在茶罐的製作過程,從切割金屬、研磨、壓製、銲接,至少需要130140道複雜的工序,職人在工作室裡一次又一次地敲打,專注地聆聽「鏗鏗鏘」的聲響,讓工作坊中只有槌子與金屬敲擊聲蔓延,憑藉聲音就能知道敲打的完美度,並從中調整力道,而這也表現出開化堂茶筒130年來對工藝品質的堅持,我想這完全不輸給工業生產六個標準差的品質管理模式。

茶筒複雜的製作工序

天地有大美-生命力的美學
回到莊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雖是說天地之下可以無所不美,但那是因為天地之下的每件事物,都有自己生命存在的特殊性;我覺得產品也是如此,只要找到產品的生命力,它的美是不言而喻的,就如同開化堂(Kaikado)的茶筒所展現的生命力一樣,對複雜工序的傳統工藝堅持,就像是品茶人士對茶道儀式的講究,而盛裝茶葉的「茶筒」則是茶道的起點。然而,使用者每一次與茶罐的接觸,都留下屬於個人與物品的使用遺跡,成就了彼此生命的存在感,並留下了屬於每個人與茶筒之間動人的故事。


參考文獻



每星期我們都會發表新文章,若各位讀者覺得可以與這些文章產生共鳴,可透過下面FB及Blog的圖示分享喔。也可以加入我們的FB粉絲團,當有新文章的時候便能透過FB收到最新訊息了!




2012年6月18日 星期一


出新生活 
By DesignWing


從交通工具到 4+2輪的休閒生活
隨著2012世界末日年的到來,人們開始省思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地球資源開始枯竭,地球環境遭受破壞,生活應該如何跟著環境而改變人們總是在得到了教訓之後,才能夠真正去做一些改變。早在七O年代第一次石油能源危機的發生,讓人們體會到能源的珍貴與重要性,石油缺乏首當其衝是交通運輸的衝擊,人們開始去想如何節省能源與改變交通方式等各種解決方式。除了對汽車種類由大車轉變為省油的小車,或是改搭大眾運輸系統積極做法外,也開始去想想除了開車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交通方式,可以對節省能源帶來貢獻。早期人們使用自行車來當成交通工具,自行車是一種低碳無污染的通勤方式,但是自行車所能通勤的距離相對來的近,而有些大眾運輸離自己居住的地方還有一段距離,摺疊自行車剛好滿足了這個需求,既可以帶著走,又可以隨時隨地陪你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非常的便利。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開始講求健身與運動的需求,自行車也跟上這個潮流,從原本的通勤工具轉變為健身工具,你可以選擇在室內運動的腳踏車等運動器材或是真正騎成自行車享受速度與汗水,在最近樂活風氣的興盛,更是將自行車當成健身工具提升為休閒工具,你可以載著你的自行車到你想去的地方,享受4+2輪的全新生活體驗,摺疊自行車更是不可或缺的產品需求

談到摺疊自行車一定會想到DahonBirdyBrompton…….這些專門在做摺疊自行車的品牌,DahonBrompton都是在7O年代所誕生,Birdy則是屬與90年代新興的品牌,這幾個品牌各自都有自己的特色,不管是在摺疊方式結構強度騎乘舒適性,都有非常深的著墨,也為什麼能到今日還屹立不搖的主要因素,讓我們看看這幾個品牌產品之間有哪些特色

市佔最高,最簡易摺疊的自行車-Dahon
 Dahon這個品牌幾乎與摺疊自行車畫上等號,Dahon名字是用創辦人David Hon博士的名字取名而來,這位Hon博士原本是位雷射光專家,在美國政府機關工作,但他所學完全運用在戰場上傷害敵人,與改善人類生活毫無幫助,剛好遇到能源危機時期,常常看到許多人因為限油而大排長龍去加油,於是開始利用閒暇之於,在自己車庫裡研發摺疊自行車,在1982年他完成了他的第一台摺疊自行車,由於摺疊容易也獲得非常多的獎項,但是在找廠商生產的過程上卻四處碰壁,Hon博士爲了實現他的理念,放棄了他原本的工作,並籌集三百萬美金,搬回台灣自己設廠開始生產摺疊自行車,他的努力終究沒有白費,現在年產量超過百萬輛,他的成功靠著是他爲改善人類生活所做的努力,與他的簡易摺疊方式的設計Dahon認為摺疊自行車雖然是摺疊是非常重要點,但是自行車要先滿足好用好騎乘,才來談摺疊方式與吸引人的外觀設計, Dahon的產品線豐富,價格從低廉到高價都有,更重要的是Dahon使用了許多自製專屬的零組件,可以擁有更好的摺疊性與.騎乘的舒適性

經典優雅,摺出最小的摺疊自行車-Brompton
在同一個時期另一間Brompton也是摺疊自行車的先驅,Brompton是一間英國的品牌,由Andrew Ritchie所研發創立,並以教堂名稱所命名,Brompton在設計出原型之後,在尋求生產的過程跟Dahon一樣不順利,只能說一件開創性的產品,沒有遠見的人是看不到未來的,在當時都沒人要生產這種特殊形式的自行車,Brompton克服資金的問題後,終於開始生產屬於自己的產品,Brompton的產品以手工打造車體尤其出名,搭配優雅的車體造形與出色的摺疊設計,並搭載英國老牌Sturmey Archer內變速系統,內變速系統不僅保養容易而且在氣候不好常下雪的英國,下雪過後常會路上灑上鹽巴,外殼不鏽鋼的內變速系統更是可以達到防鏽的功能,Brompton最具差異的是,車子在摺疊後整個體積幾乎祇有輪胎大小而已,所以到今日Brompton的自行車依舊世界風行。值得一提Brompton使用的這個英國老牌Sturmey Arche的內變速公司發生過財務問題,在解決財務問題後,現在也由台灣日馳公司所持有


車體完整,高性能頂級摺疊自行車-Bridy

另一間摺疊自行車裡的頂級品牌BirdyBirdy是由兩位德國著名工業大學 Darmstadt University 畢業的年輕人 Markus Riese Heiko Muller 所創立的,在1992年由太平洋自行車林董事長在一次展覽中發現,林董事長告訴這兩位年輕人,『 If you want to be successful, come to Taiwan. 』,也開始了 Birdy 的傳奇故事,Birdy的摺疊車是一款高性能的摺疊自行車,不僅有簡單的摺疊機構,最難能可貴的是他的車架並沒有因為摺疊機構而破壞,還能保持車架的完整非常不容易,而且Bridy的摺疊車前後都配置避震系統,在摺疊車的世界裡更為難得Birdy的設計師提到一個設計的完成起碼要畫至少400張的草圖,可見其設計的嚴謹度,Birdy的流線造型必須使用單體成型(Moncoque)的製造方式,這種製造方式讓車架強度提高了將近30%,車架輕了150公克,這在摺疊自行車的設計上市非常重要的一環,所以Birdy的高性能與騎乘的舒適度,至今還是無人能取代


好的摺疊自行車所具備的條件
綜觀以上三間的專業摺疊自行車的品牌後,我們可以發現各個品牌擁有自己不可取代的特色與強項,才能在今日摺疊車市場佔有一席之地,Dahon走的是大眾市場,以豐富的產品線以及最簡單的摺疊設計,領先整個業界,而Brompton則是可以摺出市面上最小的摺疊車,Birdy當然也不例外,以最完整的車身結構與舒適的騎乘質感,在高價小眾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從各家的摺疊圖示可以看出各中的差異,因此我們得知一輛好的摺疊自行車須具備以下幾點,
。堅固的車體結構,這會影響騎乘時的穩定度與舒適度
。摺疊機構的設計,讓收摺與展開更方便與摺疊後的體積大小
。車體減重與材質選用,讓攜帶更加便利
。使用的變速系統,讓騎乘轉換更順暢


創新設計讓自行車王國繼續發光
摺疊自行車的發明是從生活中的體驗所發現,不同的產品架構創造出不同的生活體驗,摺疊自行車在交通、健身與休閒的功能上,創造出一條傳統自行車所無法做到的事,能做到和潮流趨勢作連結,並做到最好的解決方案去符合現今生活的真正需求,這樣的產品就會成功,這也是摺疊自行車歷久不衰的主要原因。一件革命性的產品誕生總是挑戰眾人的眼光,從前這些自行車大廠應該沒有想到摺疊自行車會造成風潮,當時失去了與這些設計者合作的契機,在開始流行後才加入這個市場,這都是原本自行車大廠所始料未及的。而從這些摺疊自行車的發展上,不約而同都可以看出台灣對於自行車市場的影響力,在今日台灣的自行車還是世界有名,台灣號稱自行車王國,應該持續發揮這項產品上的優勢,在自行車的產業裡繼續對世界造成影響。

每星期我們都會發表新文章,若各位讀者覺得可以與這些文章產生共鳴,可透過下面FB及Blog的圖示分享喔。也可以加入我們的FB粉絲團,當有新文章的時候便能透過FB收到最新訊息了!



參考資料











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


第三次工業革命:人人製造!

BY DESIGNWING

(圖片來源:Peter DaSilva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第一次工業革命啟始於18世紀末紡織業的機械化,工廠隨之誕生;
第二次工業革命於20世紀初來臨,亨利福特設計了裝配生產流水線,開創了大規模生產的時代。
如今,3D印刷的技術讓製造數位化,大規模生產的時代已經過去,未來的工廠將走向大規模客製。人人製造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已然到來!

3D數位印刷  城市生產代工 更接近消費者

傳統的製造需要先大規模生產零件,再以大量的人工把零件組裝起來。3D印刷技術可以直接在電腦上設計、修改,最後再以立體印刷將成品「印出來」。立體印刷機取代了大量的人工,也可以生產出傳統工廠無法製造的複雜產品。
寸土寸金的紐約市哈德遜河旁邊有一間由舊倉庫改裝的新創「工廠」-Quirky,廠內設備只有幾台3D印表機,雷射切割機、銑床、一個噴漆台及其他零碎的小型製造設備。Quirky這家公司沒有大規模的業務部門,也不需大量人力操作這些機器設備,他們提供一個平台,讓設計發明者上網分享自己的idea,透過社群媒體散播,只要夠多人喜歡這個ideaQuirky就會把產品原型用3D印刷列印出來。

(圖片來源:Quirky)


Quirky可說是未來小型工廠的原型,勞力密集、工人身上充滿油汙的時代已經過去,大部分的人可能不在工廠,而是工廠在附近的辦公室工作。因為勞工成本對於製造商而言越來越不重要,企業可能將海外生產移回母國的大城,目的很簡單,為了更貼近消費者的需求。

規模經濟不再是製造重點

福特有一句名言,他說買車的人可以選擇任何他們喜歡的顏色,只要這個顏色是黑色就行(Any color - so long as it's black.)。在過去,工廠的運作概念式,生產大量一模一樣的產品,在規模經濟原則下,生產量越大,單一產品的售價就越便宜。但是3D印刷技術改變這一切,規模經濟將不再是製造重點,生產一個和數千的成本是差不多的,未來製造業將走向具彈性、且更及時反映消費者需求的客製化的生產。
根據《經濟學人》的報導,Shapeways(提供3D列印技術服務的紐約公司)CEO指出3D列印技術帶了了三個重要的破壞式創新價值:

1.快速:2010ipad上市後第四天,Shapeways就生產並上市第一個ipad保護套。
2.零風險:配合社群媒體等機制,商品上市前可以先做市場調查,上市後可以依照消費者回饋調整商品設計,庫存風險大幅降低。
3.特殊設計商品化:使用者只要透過電腦傳送3D設計圖,列印機就會以等高線的方式算出各水平切面的輪廓,最後再將裁切後的各層平面堆疊組合成完整的商品原型,這種層層堆疊的列印方式,讓一些因為特殊設計而無法開模製造的產品,也有機會被製造出來。
此外,材質的不斷創新,也讓3D列印充滿無限想像與可能。除了常見的塑料之外,玻璃、金屬、陶瓷、不銹鋼、鋁、樹脂也都可以成為3D列印的素材。目前助聽器和戰鬥機上的高科技組件早都已應用列印生產以製造出訂製化的形狀。
(3D列印素材,圖片來源http://www.ponoko.com)
位於舊金山的一家具設計公司Bespoke Innovations,在2009年運用3D列印技術製作義肢外殼原型,從此跨足義肢設計市場。該公司創辦人桑密特(Scott Summit)認為,義肢在許多人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多年來義肢的外觀都缺乏設計。有了3D列印機,桑密特不但能快速做出設計原型,還能讓義肢外殼呈現多種材質,且成本只要過去的十分之一,更重要的是,還有什麼產品比義肢設計更personal的呢?

(圖片來源MGXhttp://www.mgxbymaterialise.com/)

再如比利時的燈飾家俱品牌MGX,利用3D列印技術創造出立體的3D紋理,呈現現代結合傳統工藝手法的美感,跳脫傳統模具大量生產的製程限制,因此可以達到少量多樣的客制化設計。此外,在Quirky網站上,我們也能找到一系列從廚房設備、電子周邊商品到烤肉設備等出自全球設計者的有趣發明和創意。未來3D列印的應用範圍之廣,將會令人難以置信。

社群募資  降低量產銷售的資金門檻

除了3D技術的不斷演進,社群也是這波革命浪潮的重要推力。

在過去實踐一個創意或者夢想,可能意味著撰寫冗長的創業計畫書,向銀行或創投兜售你的創意,讓他們願意挺你,然後挹注資金。Kickstarter的出現改寫了募資的遊戲規則。20094月於美國紐約成立的kickstarter開創了crowdfunding社群募資的風潮。任何人都可直接在網路上兜售創意,向來自世界各地的網友們闡述好點子,看看大家是否願意幫你達成夢想。Kickstarter提供了媒合「有創意,但缺乏資金」與「有資金,也願意捐款支持好創意」的平台。讓創意的實踐獲得實質而有力的幫助。其實,諸如QuirkyShapeways的運作也都是如此,挟社群之力讓產品能未演先轟動,保證賣座。


社群製造正在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展開,對於有創意的設計工作者來說,資金和技術門檻雙雙降低,意味者更多的夢想實踐機會,期待這場讓每個人可以都能做製造的自造者運動(Maker Movement),為世界帶來更好的改變。革命,正要展開,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每星期我們都會發表新文章,若各位讀者覺得可以與這些文章產生共鳴,可透過下面FB及Blog的圖示分享喔。也可以加入我們的FB粉絲團,當有新文章的時候便能透過FB收到最新訊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