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

Banal Design-平凡中的設計

by designwing

HEWI Series 111  (2009)


渴望新奇,我想是現代人的基本人格特質之一。試著回想當我們每天早上醒來,就開始期待與關注著各項新奇的發明,iphone5什麼時候上市?大尺寸智慧電視的價格何時達到價格的甜蜜點?微軟的windows 8 surface平板電腦的新功能到底能不能創造新的使用經驗?我翻了翻歷史與設計史的書籍,發現啟蒙運動正是現代社會的開端,人類脫離了宗教與傳統的舊生活,頭一次成為自己的主宰,藉由創造新事物來再現(represent)自己的想望與企圖,同時也催生了現代生活的風貌與特質,而這些產品也成為這個時代的表徵(representative)。但另一方面,被現代人視為缺少新奇與枯燥乏味,甚至避之唯恐不及的日常性(Routinist),卻也是現代人的另一種特質。我們每天毫不好奇的打開一個利樂包,使用門把開門,隨手撕了一張便利貼,雖不驚豔但是卻好像是生活裡的標準SOP,少了它們就好像是活在沒水沒電的日子裡。

無名設計-“No name” and “low interest” product
創新設計的產品具有相當明顯的產品氣息(auratic factors),就如同包浩斯時代和Art Deco 時代設計學校的產品或室內設計的一樣,相當能夠表現出設計者的理念,也能讓人們認同與讚賞,偶爾還會烙印上設計師的簽名;但另一方面,隨著工業革命後人們也很快的學習了如何讓這些創新發明可複製生產的方法,以求得最大的經濟報酬,但這些原本讓現代人渴望驚奇的創新產品,卻在一段時間的流行後馬上就銷聲匿跡了。
反觀有些設計卻不具備讓人驚艷的特徵,它也不具有特殊的產品意象(image),甚至無法辨認出設計者是誰(no name),也可能遺忘了它在歷史與製造上的淵源,但是這些無名設計卻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經過了無數顧客的使用經驗而歷久不衰,它的材料成本與價格似乎達到一個平衡,它早已跳脫了差異化與視覺化的慾望迷失,來到一個更高的哲學層次。我相信一段時間後,大家肯定會把iphone1234收在抽屜裡,但未必會放棄像棉花棒這些日常小物。



平凡中的不平凡
以便利貼為例,發明便利貼的人是3M公司的一個工程師在實驗室的偶然,在開發強力黏著劑的過程中,意外開發出黏性不強的,但可重覆黏貼的的黏膠。然後經過多年後由另一個工程師想到解決舊式書籤常掉出書本的困擾,進而發展成為黃色記事的便利貼,而且一問世就造成風潮。如今,我們很難想像我們的生活裡無法沒有便利貼。對照著歷史,便利貼的問世年代恰巧也是個人電腦誕生的年代,個人電腦帶領人類進入數位化的生活,但同樣的便利貼的發明也震撼了全世界而且一直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

Post-it Note  (1977)                         IBM 5150  (1981)

什麼樣的設計是好的設計?設計是問題的解決者嗎?我想設計應該是不同的方式來呈現問題,它不提供問題的解答,而是順著人的角度去思考,把問題簡化。這些日常生活裡的平凡物品,它之所以這麼不平凡,我想是它找到了一個最精簡最淬煉的表現方式,就像是黃色方格便利貼一樣,不管在材料造型顏色甚至使用行為上都那樣的簡化與簡單。
記得前些日子因為G-mark在台灣評審而邀請深澤直人演講,他認為現在的設計都做得太多了(too much),有些時候你需要的只是一個平台一個凹槽就可以完成的設計,設計師卻常要去為賦新詞強說愁,創造華麗與視覺化的產品,而這樣過多的設計真的是好的設計嗎?值得大家去思考

深澤直人設計作品

參考文獻
1.    日常設計經典
2.    Design Now
3.    文章圖片來自Google Search


每星期我們都會發表新文章,若各位讀者覺得可以與這些文章產生共鳴,可透過下面FBBlog的圖示分享喔。也可以加入我們的FB粉絲團,當有新文章的時候便能透過FB收到最新訊息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