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1日 星期三

通路跟我們想的一樣?
By DesignWing


回想一下,自己經常在店裡所塑造的情境下衝動的購買商品,很多都不是原本計畫,而是在當下的氛圍所吸引。所以,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除了商品的考量外,店裡的陳設、音樂、燈光、推出的優惠活動、店內的促銷標語、服務的品質與地點,都會影響到產品的銷售狀況。零售業經營著產品與消費者面對面接觸的場域,關係著產品的第一印象,這也是為何前自己試圖對零售業有更深的認識。

零售業接觸消費者,雖不一定代表最了解消費者(因為每家零售業者都有成千上萬的產品,無法每項產品都像製造端專注經營),但絕對是第一手掌握消費反應,ZARA即利用此一優勢傲視全球,從店長把顧客的訊息回報給總部,設計團隊再根據這些資訊,修改既有的款式或者設計出新款式,並立刻製造出新衣服,送到顧客手上,隨時隨地掌握顧客反應並透過設計採取回應。處於製造端的設計師,如果能對零售業有更多的接觸與認識,多一些理解,應該有助於收集產品在通路上的反應,作為下階段產品改善考量。吸引消費者消費的目的是一致的,但由於所處產業鏈不同,運用的策略、競爭條件、執行方式與製造業有很大差異,中間的差異何在?


製造端專注技術,零售業培育顧客
台灣近年來以IT產業為主,這些企業的建立及崛起與技術息息相關,商品開發前的產品定義,年度的產品的roadmap,都是圍繞著技術與規格演進時程來規劃,我們對技術的掌握遠遠超過對消費者的關注。這不是臆測,各位可以以自己服務的企業為例,每項相關技術與工作都有專屬部門及龐大RD團隊,但是持續專注研究消費者的單位卻很少(但我們的利潤來自消費者願意付出的價位與成本的價差),甚至開發流程裡都沒有預留釐清目標消費群之需求的時間,一切以技術導向規劃產品開發流程。常常到最後有技術但是不知消費者在哪哩,或是高技術低毛利的窘狀。近年來許多企業已經試圖改善,成立消費者研究單位,但不要只是成立相關組織,讓它變成一種態度、觀念與企業文化。

相對地,零售業者經營賣場,每天面對消費者,不得不在意消費者當下的反應,擬定具體策略幫助消費者下決定,甚至是舉辦相關活動培育顧客。例如,Home Depot and Lowe’s都免費提供居家修繕計畫諮詢服務,以及DIY免費教學課程,這些免費服務可以培養顧客的社群意識,有助於產品銷售。居家倉庫特別把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六定為兒童DIY日,小朋友可以在大哥哥、大姐姐的陪伴下,學習DIY小東西,比方說,為蒐藏品製作的藏寶盒,並且在廣告中特別強調,你能辦得到,我們也幫的上忙。零售業在培育客戶的作法是直得我們效法,尤其有心拓展自我品牌的企業。


製造商耕耘商品,零售業經營形象
零售商與製造產業廠商的不同點之一,零售業的存在價值訴求於形象,形象除了包含商品的問題,還有超越商品之外的附加價值,此附加價值就是所謂的服務概念,提供超越商品本身之外的服務,依然是他們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所以生意興隆的秘訣是優良的商品品質與服務兩者相輔相成的。例如寵物商城主要是銷售寵物食品與周邊商品,現在逐步轉型為寵物終身照料通路。過去始以商品品類方式來分商品部門。然而,這種分類方式並不符合顧客認知習慣。所以改以寵物類別,如愛貓專區、愛狗專區,作為陳列方式,讓顧客更容易找到所需商品,也是依據飼主的思考、購物及生活方式來設計賣場,塑造更正向感性的氛圍,進行升級,建立顧客忠誠度,並與其他通路差異化。


由於製造端一直聚焦自家產品,耕耘相關材料、製程、技術、設計、市場,所以通常是產品主要創新源頭,例如製造端希望消費者不只基於替換需要,才購買商品,所以莫不設法利用產品特質或有意願的款式、顏色、構造等,將基本產品變身為流行產品。1980年代,女襪業者引進各種顏色和織法的褲襪,鼓勵消費者每套衣服都搭配顏色的褲襪,結果將原本替換導向的事業,變換成流行事業。這方面的策略如果有零售通路的配合,勢必大大提高成功機會。

製造商心繫國際市場,零售業經營在地化
製造廠商的營業額是以全國或全世界為市場,範圍廣大,即使犧牲一點商品配置,銷售數量仍能維持穩定。可是零售業者面對的是固定商圈內有限的消費者,他們若不多買一點商品,就賺不到錢了。零售業常被稱為地理產業,每家零售點涵蓋了有限範圍商圈內的消費者,這區域消費者對該店的反應決定了其生存。所以零售業為了維持生存,它們會優先考慮需求,力求商品齊全豐富,其次才是效率問題。雖然追求效率是很重要的概念,但在零售業中,風險也是相當大的。

製造端則追求經濟規模極大化,在商品開發上尋求最大交集(常常會考量potential market過小問題,而放棄過於強烈特色的設計提案)。選擇不多時,我想這個決策是適用的,但是當店面充滿不同的選擇時,昔日的經濟規模大不如前。有些企業經營者則尋求共用模具,避開攤提開發成本,選擇了犧牲差異化與品牌特色(不是所有攤體都不好,但一定要兼顧品牌特色,因為這是更長遠優先的資產),沒有了差異化,消費者選擇就只剩下了價位的比較,品牌不能增加附加價值或是正面形象,其實品牌已岌岌可危,勢必慢慢在市場銷聲匿跡。

商業發達、競爭激烈,以往製造廠商所擁有的主導勢力,已經轉移到消費者手中了。與消費者最接近的零售業,正是消費需求的反映。身為廠商應該怎麼做?若始終完全依賴批發商,顯然無法解決問題。因此,廠商們應主動的指導零售店做促銷活動,幫助他們銷售更好。欲與其他公司有所差別,獲取競爭優勢,找出除了價格以外的競爭對策是努力的重點。如何貫測產品從規劃、開發到銷售與服務都是一致,這是很挑戰的目標,
Apple創造了高標準,也很早領會到產品接觸消費者瞬間的關鍵,在當年幾乎所有分析師都不看好的情形下,經營自己的通路;這不是條簡單的路,而且所費驚人,也不是每家公司都可以或是得如此,重點是設計師可以多一點理解甚至考量產品與顧客接觸的瞬間。

參考資料
Home depot, by Bernie Marcus, Arthur Blank, Bob Andelman, 天下第一DIY店,禺谷譯
零售實戰讀本,山口裕著,何憶華譯
Category Killers, Robert Spector, 品類殺手,黃政瑋譯,天下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