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5日 星期三


競爭力不只是來自於大量採購------IKEA
By Designwing


IKEA引起我興趣的原因除了在設計上的著墨外,還有他企業的獨特性。它既是一個家具品牌,更是一個通路品牌;它不是製造導向的公司,精確的說IKEA不自己製造,即使它百分百擁有史威武公司,畢竟還是子公司(IKEA有十分之一的產品是由史威武公司提供)而且IKEA還有超過一千家以上的各式供應商。

IKEATargetMichael Home depot這樣的通路企業,積極透過設計來與其他通路差異化與加值,在台灣相對少見,不過近期7-11積極發展7-11精選與特力在設計人才上積極尋找佈局。台灣企業內的設計團隊大多在製造導向的公司內,原因來自於台灣經濟發展初期是以低廉勞工製造優勢出發,一直延續至今天,台灣企業仍然較擅長製造方面,其中又可分為品牌與代工;台灣很多品牌企業近年來將製造分割出來,希望藉此專注於品牌上,然而,很多品牌企業仍有龐大研發製造組織,尤其集中在資訊通訊產業為主。所以,對於這樣領域的企業組織,其實我們是陌生的,加上近期出版”IKEA的真相,剛好有更多資料可供佐證。

IKEA是家具零售店?
IKEA品牌名稱的就是從英格瓦.坎普拉(Ingvar Kamprad)名字兩字的縮寫(I.K.),並加上他出生地埃姆瑞特(Elmtaryd)及小村莊阿干那瑞(Agunnaryd)的第一個字母而來。成立於1943年,最初的時候,IKEA販賣原子筆、錢包、相框、桌巾、手錶、珠寶及絲襪等,並以低於市價的產品售價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一直到1948年,IKEA開始販售家具,1953第一間家具展示間在瑞典阿姆胡特(Älmhult)開幕,這是IKEA發展的關鍵時刻。所以,從IKEA的發展歷史與現在的經營來看,的確是一家零售通路。但是IKEA在商品上的整合與著墨又是一般通路望塵莫及,這也是IKEA最大特色與競爭優勢之一。


如創辦人英格瓦.坎普拉在1970年代寫下的"一位家具商的誓約"清楚的闡述了他的信念"產品,就是我們的識別",文章中花了篇幅說明產品線、產品功用與品質、產品定位與品味。坎普拉堅持提供獨特精心設計的低價商品,並具體實施可行的做法來達成目標,相較於多數通路企業,透過大量採購來提供折扣的買空賣空做法,IKEA在商品上的堅持,可謂是難能可貴,也為IKEA帶來與眾不同的特色與成功。

現在的通路零售店中擺滿了各類商品,消費者可以隨意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大多數人衣櫥裡掛滿了衣服,鞋子也多到鞋櫃都裝不下了。這種商品充裕的現象,縱然以超低價促銷,仍無法刺激購買慾,消費型態由以往大量商品需求,邁向高度化、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取向。換句話說,如果不同通路零售店都賣相同商品,消費者最後決策依據可能就只有價格,而IKEA積極開發自己商品,嘉大與競爭對手間的差異化,也讓自己商品無法與其他業者比較,可以保留更大價格操作空間與利潤。





IKEA是家具品牌?
IKEA在商品上的著墨讓它有別於其他零售業者,也絕對不輸於一線的家具品牌大廠(從品牌力與商品競爭力來看)。由於IKEA直接經營實體店面,隨時面對面接觸消費者,所以在消費者需求上、品牌操作上、商品的促銷手法,都更勝於其他家具品牌,有更務實的策略與作法,如下右圖是在倫敦地鐵站的品牌行銷,旅客可等待列車的片刻體驗IKEA的產品,而且記憶深刻;左圖則是在巴黎地鐵站搭置的臨時公寓,全都是來自IKEA的商品,並且找來了五個人在裡頭實際生活上演IKEA實境秀長達六天,進入地鐵站的乘客或是觀光客都可以見到這些IKEA房客實際使用IKEA家具的情形。這些促銷手法都相當高明,消費者可以不花額外時間既可體驗產品,順便休息片刻,且印象深刻。


圖片來源:大人物

所以,在IKEA的真相裡提到:IKEA有一條座右銘是這樣"想要把東西賣給顧客,最好的方法就是:先讓顧客看東西怎麼用。"將各個展示間設計的就像有人住一樣,讓顧客覺得這些商品既有吸引力又相當實用,希望自己家裡也有這麼棒的布置。現在這看起來似乎沒什麼,也很容易理解,不過在當時可謂是相當前衛的作法;像Home DepotLowe’s home improvement warehouse也都以樣品屋呈現整體配件的搭配,強調情境氛圍在室內裝潢上的呈現,而不是沿用傳統五金零售店用商品品項分類(如螺絲、門栓、把手….)。除此之外,其他家具品牌由於商品沒有如此多類別,不容易展現出像IKEA如此完整一致的設計風格,所以,IKEA不只是賣家具商品,賣的是一種居家生活概念。

還有更大的不同是,甚麼家具品牌每年會更新旗下約一萬種商品,每年還有辦法開發三千種新品,為的是甚麼?如何做到?筆者從Johan Stenebo所著的”IKEA的真相一書中可以理解通路開發眾多商品的原因,但是如何做到,可能牽涉到作者背景經驗與保密性,書中陳述並不是很多。

競爭力不只是來自於大量採購 大量採購絕對有利於零售通路對製造商的議價空間,但絕對不是IKEA採取的唯一作為。IKEA想辦法整合所有環節,以木製家具為例,從森林取得松木開始,到把咖啡桌包裝好送到顧客手裡,整合所有牽涉到的過程活動。設計重點落在材質與功能的取捨,看不到的地方能節省材料,就一定要省,但是不能因此讓外觀打折扣(個人覺得IKEA有些產品省過頭,品質不是很好) IKEA真相裡提到,拿到設計師圖面後,小組成員會繼續在製造供應商現場那裏進行設計最後確認,而且不是紙上談兵,藉此更精確掌握產品生產作業,避免因估算失誤而造成成本上揚。這是不是連我們長年在製造產業的開發團隊,有時都沒注意到的細節,IKEA一個也不放過。IKEA的家具設計或許不是最精緻優雅,但是它們時時刻刻讓自己的設計與成本、價位、生意緊密結合,這方面真的值得我們學習。


IKEA 經典系列ÖGLA and LÖVET

以往,每逢銷售情況不佳,顧客減少的情形時,降價促銷成了品牌與零售業者提升業績的利器。但在消費者品味提升的現在,較低的售價以不再能吸引顧客上門了。IKEA從材料開發、商品設計、店面展示空間設計到整個型錄的印製,不斷提升商品的品味風格,強化坎普拉所說的"產品,就是我們的識別



最後結語想要摘錄坎普拉在"一位家具商的誓約"所寫的一段話來勉勵自己:只有睡著的人才不會犯錯。犯錯是積極行動、能夠從錯誤中學習的人,才享有榮譽。為了達成目標,我們必須不斷練習做決定、承擔責任,必須不斷克服犯錯的恐懼。怕犯錯,就是官僚主義的根源,也是個人和企業追求發展的敵人。沒有任何決定是絕對正確的,一個決定好壞,取決於我們花了多少心力。犯錯,是必須被允許的。只有平庸,通常也是態度消極的人,才會把時間用來證明自己沒有錯。能力好的人,總是積極進取並放眼未來。

每星期我們都會發表新文章,若各位讀者覺得可以與這些文章產生共鳴,可透過下面FB及Blog的圖示分享喔。也可以加入我們的FB粉絲團,當有新文章的時候便能透過FB收到最新訊息了!


參考資料
IKEA, Taiwan IKEAFANS
IKEA case study
一位家具商的誓約,英格瓦 坎普拉 Ingvar Kamprad
IKEA的真相 Johan Stenebo著,陳琇玲譯,早安財經文化出版
零售實戰讀本,山口裕著,何憶華譯
Merchandise Buying & Management, John Donnellan 著,洪瑞璘譯,于範編審
Category Killers, Robert Spector, 品類殺手,黃政瑋譯,天下出版
IKEA的小氣大財神,英格瓦 坎普拉 著,劉祥亞譯

2012年4月19日 星期四


上帝創造了人,人創造了外星人?
By DesignWing

cinefilles.blogspot.com
雖然我們常說,好奇心會殺死一隻貓,但其實地球上好奇心最重的生物,應該還是人類吧!人類對於未知領域的事物一向充滿了各種錯綜複雜的情緒,恐懼、敬畏、幻想、好奇,可以說是處於非常期待但又極度怕受傷害的狀態。而很多人是不甘寂寞的,常常藉由不斷的探索、嘗試和冒險,企圖想要滿足人類旺盛的好奇心,進而探查證明許多未知事物的真面目。再加上人類無限的創造力所驅使,所以在探索真相之外,也會不斷的加入人類豐富的想像力,使得很多未知事物充滿了多元又新奇的面貌。

探索未知的世界
xinhuanet.com
人類是活在地球表面上的一種動物,在地表的探索已經有一定的程度,及科技不斷的進步之下,好奇心開始往無法輕易到達的外太空和深海延展。在1969720號這天,阿波羅11號載著3位太空人降落在古代中國傳說中住著吳剛、玉兔、嫦娥的月球,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非常重要的外太空探索任務,這是非常具有突破性的行動,因為月球在人類的歷史中一直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角色,也難怪阿姆斯壯在人類首度踏上月球的那瞬間說出了一句經典的話:「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沒錯,這真的是人類的一大步啊!除了證明其實吳剛、玉兔和嫦娥可能因為房價上漲所以賣屋換屋搬家了以外,也讓我們可以一窺這遠在36萬公里遠的月球表面的真實面貌。

但是畢竟宇宙實在是太大了,登陸一個小小的月球實在是無法滿足人類腦袋裡無限的幻想和好奇,尤其是想知道在這麼大的宇宙裡面人類到底是不是孤單的,雖然各先進國家繼續不斷的把探索觸角往更遠的星球推進,但太空梭執行任務的速度,遠遠不及人類想要探求未知事物的速度,於是一般無法實際參與太空旅行的人,也開始對未知的外太空世界做出各種精彩的自我詮釋。

外星人這個名詞的出現,正是人類不甘寂寞想要證明在宇宙中應該還是有同類的最佳展現。截至今天為止,已經有非常多的民眾信誓旦旦將自己所見的外星人描繪出來,或是將拍到的UFO照片公諸於世。姑且不論這些訊息的真假,但它確實引發了大家對於外星人樣貌的各種想像與猜測,也引起更種不同的觀點及深度的討論,而結合了聲音、影像、故事及時空背景的電影工業,更是將這些無限的想像力發揮的淋漓盡致。

科幻電影的濫觴-月球之旅
youtube.com
史上第一部跟探險月球及遭遇外星人有關的科幻電影,是1902年的「月球之旅」,內容是描述一群科學家乘坐太空梭到達月球,並且遇到月球人的一段經歷。影片內容的場景、裝扮和畫質當然是無法與今日幾可亂真的電腦動畫相提並論的,但是對於當時尚未登陸月球而想像佈置出月球的景觀,以及外星人想像中的模樣卻是讓當時的觀眾覺得新奇又有趣的。雖然礙於當時的化妝技術並不發達,所以可以看出外星人的造型其實就是一般人穿著比較誇張的鎧甲,及臉上帶著嚇人的面具來表現,但是可以感覺到當時導演想要設計出讓人覺得新奇有趣的外星生物及場景環境的企圖心。而這部月球之旅也可說是之後科幻電影的重要里程碑,也讓後起的科幻電影不斷的突破拍攝與造型的技術門檻,只為了滿足觀眾深不可測的視覺感受需求。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外星人
dailymail.co.uk
從上述的電影誕生至今已經過了100多年了,題材中對於幾乎沒人看過(這麼說來我潛意識是認為有人真的看過了XD)的外星人所做的描述那真是不勝枚數,而對於外星人的外型描繪也越來越多樣化。例如筆者小時候看過至今仍難以忘記那種感動的「E.T.外星人」就是一部經典的作品,他圓圓的眼睛、咖啡色的乾癟皮膚、小小的身體外加長長的脖子,再配上似乎擁有某種超能力且會發光的秀長食指,這種構造跟人類有點類似,比例上卻又不合常理的體態,讓筆者到現在都還能回憶起大部分的細節。

google.com
還有「無底洞」裡住在深海中的外星人,外型跟深海裡的水母一般會發出光芒,身體也呈現半透明的狀態,還會用某種難以邏輯化的方式將水變成各種型態與人類接觸。或是「異形」裡長的亦獸亦人的兇猛生物,除了具有高度的智慧可以獵殺人類之外,也具有堅硬如同甲蟲般的外殼,伸縮自如擁有利牙的副嘴,和具備強酸腐蝕性的體液用來攻擊獵物。甚至還有像「變形金剛」裡一樣,思想跟人類無異,但是身體卻是剛硬冰冷的金屬機械所組成,而且還可以變成任何人類社會體系裡出現的各種載具。

而拍過幾部經典作品的導演-詹姆士·柯麥隆,由於平常喜歡乘坐潛水艇到深水去探險(這種嗜好還真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和負擔的起的),也曾經將深海裡所看到的奇異景象如各種會發光、跟陸地上構造截然不同的生物,應用在他後來的「無底洞」、「阿凡達」幾部電影裡,在經過一定程度地轉化及電腦特效的幫助下,呈現讓人驚奇的景象,滿足了觀眾對於未知領域的好奇心。

google.com
依筆者的觀察,無論是一般民眾印象中眼睛大大呈現梭形、只有黑眼球沒有眼白、頭頂圓下巴尖的經典小灰人造型,或是各種題材的電影中所創造出來各種不同型態的外星人體態,似乎都依循著某種基本的原則。最常見的就是有四支且是用雙腳站立的方式、像蠍子般有長長的尾巴可以攻擊獵物、如甲蟲般的外殼可以保護自己,或是長長的觸鬚可以偵測環境變數,無論是有功能性的結構或是無功能性的裝飾,即便奇形怪狀但也不會離地球上一些基本的生物特徵太遠。

形隨機能
todo.pixnet.net
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常年研究宇宙中的各種理論,也曾經對外星生物該有的型態以生物器官與功能性的理論基礎做出推論,甚至請人用電腦動畫模擬出各種型態。例如在類地星球上嘴巴像吸塵器一般的草食動物;在充滿氫、氦氣的氣態星球上可以邊漂浮邊吸收電能,且飄浮在空中的水母;在液態星球深海裡,身體會發出冷光的墨魚;極寒星球上披滿長毛的生物等等。

無論哪種方式、哪種理論,人類對於外星生物的描述因著好奇心的驅使及無限的創造力,而將他們描繪的有聲有色。未來有關外星人的小道消息或是電影題材絕對會繼續的存在甚至發揚光大,姑且不論外星人是否真正存在,真的有的話又是以哪種型態存在。但人類依循現有的經驗,將其投射在對未知或未來的想像中,創造出各種無限的可能,甚至將想像實體化,卻是促使人類不斷往前進的力量。

每星期我們都會發表新文章,若各位讀者覺得可以與這些文章產生共鳴,可透過下面FB及Blog的圖示分享喔。也可以加入我們的FB粉絲團,當有新文章的時候便能透過FB收到最新訊息了!

參考文獻
維基百科

2012年4月12日 星期四

挑戰感官的實驗性設計
By DesignWing

分子料理-番茄魚子醬 (圖片來源:Gettyimage)


分子料理,是一個在全球風頭正夯的廚藝概念,它也被人們稱為未來食物。它的概念是是把葡萄糖維生素C檸檬酸麥芽糖醇等等可食用的化學物質進行組合或改變食材分子結構,再重新組合;也就是說把原本食材的味道、口感、質地、樣貌完全打散,再重新「組合」成一道新菜,而它的味道或外表卻酷似另一種食材,完全顛覆了對於原本所見料理的感官認知。之前大部分都是看到美食部落格的介紹或是媒體報導,卻從來沒有實際體驗過這種「所見非所即」”seeing is not believing ”的感官衝突,直到最近才在偶然的機會裡真正的享受到所謂的分子美食;毫無意外地,它挑戰了我的感官且帶給我一種前所未有的創新體驗。在大啖美食的同時,讓我聯想到在產品設計裡同樣也存在一些挑戰感官的創新設計,然而除了發出讚嘆聲之外,我們是否也應該正視材料的獨特性與特殊製程帶給設計創新的機會,而這也是普遍設計活動中常被忽略探索的部份。以下就藉由幾個產品設計的實例,帶領大家探索材料的無限可能性。


金屬也能充氣
Plopp Stool是由波蘭設計師 Oskar Zieta 創立的 Zieta Prozessdesign2008年與家具公司Hey合作所設計製造的產品,它顛覆了一般人認為金屬材料的厚實感、造型規矩與價格昂貴的想法。Oskar Zieta憑藉著自身在電腦輔助結構設計方面的基礎,研發出 FIDU (FreieInnenDruckUmformung) 內部壓力成形方法。FIDU 的技術採用了價格低廉、容易塑型及高效率的金屬片作為製造材料,其作法是先將兩片焊接後注入高壓液態氣體,讓平面的金屬片膨脹成為各式三維立體的物件。在製作的過程中,並不需要使用複雜的組裝工具,所以尤其適合應用於大規模的方式生產。此外,金屬鋼片的輕薄特性,經由這種特殊的加工法卻能讓材料產生淨負荷值為1:10的堅固結構,意即每100千克的物件便能抵受本身十倍的重量;如此形成了看似表面有如柔軟的吹氣物件,實質卻有穩固、輕巧的特性,甚至能達到符合環保、高效率、低成本的未來設計趨勢。

Plopp chair, Zieta (圖片來源:www.zieta.pl)

Zieta product (圖片來源:google search)

師法自然的材料實驗
日本設計師吉岡德仁 Tokujin Yoshioka 曾經講過一句話:「設計就像是日本料理一樣看似簡單的呈現,背後卻經過了很多複雜的過程」。筆者自己在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感觸很深刻,因為現在有太多設計只在乎外在的形式,忽略了許多複雜的過程,其中包括對自然材料與形態的探索,因此設計出來的產品缺乏創新與生命力。吉岡德仁在2008年發表了名叫Second Nature的展覽,他認為自然的形態總是獨一無二且教人著迷,而且認為在未來的設計創意裡加入自然的運動法則會變得更加重要,因為真實體驗自然的變化過程,最能感到驚奇與生命力。基於此,他提出了Natural Crystal Chair的實驗性作品,他參照自然界水晶形成的方式,利用富含矽的水分,控制溫度與壓力讓這張椅子自然生成,換句話說這個設計吉岡德仁只做一半,另一半則是交給時間,留給自然

Natural Crystal Chair, Tokujin Yoshioka (圖片來源:google search)

透明薄膜的禪意
由年輕設計師佐藤大Sato Oki所創立的日本設計團隊Nendo最近幾年在國際上發光發熱,也受到全球設計界的注目,我認為主要的原因是他們每年都能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實驗性設計,藉由這些作品不斷地為設計提出新的看法與思考方向。Nendo 在日語中的意思是「黏土」,意味著了解材料對於尋求設計差異性的重要,設計作品也正如「黏土」的形象一樣,可塑性極高,具有無限的可能性。Nendo2011年米蘭設計週展出透明系列作品「Transparent chair」,主要結構是利用三邊的金屬環當作支撐背靠與扶手,特別的是它網上一層特殊的透明薄膜(聚氨酯薄膜),一般所理解的塑膠薄膜的物理延展性是有極限的,一旦過了應力的臨界點就會產生破裂或是變形,但是這種新材料聚氨酯透明薄膜卻具有高彈力恢復性質,足以承載重量及壓力,因此可以完整的表現透明座椅的輕盈漂浮感,徹底顛覆了我們對於座椅既定型態的認知。

Transparent Chair, Nendo (圖片來源:google search)

好的設計師是科學實驗家
好設計的定義有很多面向,但最基本的第一個要件是尋求差異化,我想這應該是毫無疑問的。一個好的設計作品會運用各種元素挑動我們的五感經驗,產生驚喜與愉悅感,甚至能內化成一種理念或是態度的闡述,然而這絕不只是視覺形式的差異可以達到的設計創新。這篇文章最終希望能點出材料與製程對於設計的重要意義,它在台灣的設計產業裡一直被當作配角,我們一直依照現有且可靠的材料製程規範導入產品設計,也很自然地把它視為簡單甚至忽略,以致於我們的設計創新遲遲無法走在世界的前端。誰說分子料理是西方世界所獨有的創新料理,說穿了我們小時候吃的棉花糖本身就是一種分子料理的展現,我們缺乏的是正視實驗精神在創意產生過程的重要性而已。最終我們期許一個好的設計師同時也能是一個科學實驗家,藉由不斷的試誤過程,創造出更多能夠挑戰五感的設計。

參考文獻


每星期我們都會發表新文章,若各位讀者覺得可以與這些文章產生共鳴,可透過下面FBBlog的圖示分享喔。也可以加入我們的FB粉絲團,當有新文章的時候便能透過FB收到最新訊息了! 


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五感之音樂革命
by DesignWing


這幾年興起的五感體驗在各個領域裡持續發酵,過去人們常常在用眼睛去觀看事物來獲得感動,卻忽略了除了視覺以外的感官體驗,在聽完蔣勳老師對於五感的介紹,更讓我們體悟到五感的重要性,其他感官在忽視的狀況下漸漸退化,而失去原有的本能,多久沒有好好的聞聞花香的味道,多久沒有去聆聽蟲鳴鳥叫的聲音。在設計上一般人常常會注意到這個產品外觀設計成什麼樣子,但其實產品使用上的聲音也是影響人們對產品情感的因素之一,就如同一般人喜歡歐洲車,除了它的造型很美型、底盤很紮實,都會感受到歐洲車關門的聲音就是不一樣,或者是說像打火機品牌精品裡的法國S.T DuPont 他所調教聲的聲響,也是獨樹一格無法被取代,確立它在打火機精品裡不可動搖的穩固定位,可見聲音對於人們在情感方面是有知覺的,只是沒有特別去注意到他。


媒材的演進帶來了不同的感官體驗
人們追求好的聲音從古至今沒有改變,從1877年留聲機的發明,人們開始記錄當下美好的聲音,開啟了音響發展的歷史,從媒材發展的角度來看,可以看出整個音響世界的全貌,在電影海上鋼琴師裡面我們可以看到早期紀錄聲音是用圓型唱盤復刻紀錄,這就是黑膠唱片的啟源,這種現場即時錄音刻劃下來,當時歌手的狀況與環境背景的聲音都會直接刻劃下來,利用唱針移動與刻痕之間的摩擦讀取產生聲音,這種獨特的播放音樂方式與不經修飾的音樂效果,到今日還是許多音響迷持續不斷的收藏黑膠的唱片,黑膠唱片的刻痕代表的一首曲子的旋律,用手指就可以觸摸到音樂,黑膠唱片的聲音或許不是最好,但帶有一種特別懷舊與原汁原味的聲音令人懷念。

接著發展到卡式的錄音帶,這種方式的媒材有別以往大型黑膠唱片,每個人可以製作自己專屬的音樂,錄音與複製都可以自已完成、另外小巧輕便的特性讓音樂可以隨身攜帶,音樂的聆聽方式有了革命性的變化,音樂已經可以帶著走,從定點的方式轉變成移動的聆聽方式,隨身聽(Walkman)就是具代表的革命性產品,為日後移動性音樂產品有了開端。但錄音帶不容易選取與容易磨損的缺點,讓CD唱片有了發明的理由,CD唱片的特性既保留了傳統黑膠唱片的優點,也解決了錄音帶上容易損耗的缺點,到今日對音響世界的影響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悷點,媒材也在CD的基礎上,衍生出了LPVCDDVDBD等結合畫面的媒材,除了聲音的享受外,還加上了畫面的逼真,人們對於音樂的滿足加上了畫面的感動,增加了感官上的體驗。




音樂世界的鉅變
數位媒體MPEG格式的出現,對於整個音響世界有如核彈爆發,首先是媒材來源已不侷限於實體媒材,而是可以在各種器材裡相容存在的檔案格式,MPEG音樂存取越來越方便,媒體複製與傳送也輕而易舉,對於出版業者造成非常大的衝擊,再加上網路時代的來臨,人們對於聽音樂與看影片有著非常大的行為模式的改變,從前聽音樂就像是吃一頓西餐料理,非常講究細節與排場,從媒體的選擇是XRCD還是SACD到媒體播放器的選擇、在加上擴大機與喇叭之間的相互搭配,一樣都不能馬虎,甚至像配料一樣如電源與線材的選擇都是非常講究的。而今日的音樂已經方便的像速食麵一樣垂手可得,隨時隨地都可以獲得與聆聽,顛覆了傳統聆聽音樂的感官體驗。在這波音樂革命中蘋果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蘋果ipod造成的風潮,席捲了整個音樂市場,蘋果帶來的除了打破音樂銷售的模式,更特別的是不同的音樂操控方式,人們除了聲音的聆聽還增加了手指的觸動,利用旋轉觸控的方式,有如傳統觸摸黑膠唱片的感覺,來更豐富聆聽音樂的感官體驗。


音響設計的改變
在音響的世界裡,主要的架構大概是處理媒體的播放機接上擴大放大器,經過音源的放大再傳送至喇叭放出聲音,這三項產品組合成一套音響系統,媒體播放機強調的是失真率低,所以在設計上都會給人專業與質感的感覺,而擴大機強調的是功率與原音重現的能力,設計上也都會利用金屬來增加質感與達到高功率散熱的問題,而喇叭就像一張嘴巴是唱給使用者聽的,在設計上都會使用木質音響來達到音頻吸震與給人自然原音的感覺。音響設計其實是專業也是講究的,設計製造擴大器的廠商就是專職在擴大器領域,專門做喇叭的廠商就是做喇叭的設計,但是在ipod的風潮席捲下,打破了整個市場的架構,像日系Denon這種專業擴大器的廠商也專門為了蘋果產品設計相容擴充的裝置,方便使用者做連結聆聽,以及像B&W專業喇叭生產設計的廠商也開始為蘋果設計蘋果專用的多媒體播放器,以這款與蘋果結合的產品概念來看非常有趣,概念來源是以齊柏林飛船的想法來當作造型設計,以音樂飛翔的角度來豐富人們對音樂的想像空間,顛覆人們對於B&W這種專業喇叭廠給人的感覺,專業的音響設計也不再是專業但無趣的外觀設計,在蘋果風潮下對整個市場造成的微妙改變,專業的音響公司同時為蘋果所設計產品,許多整合性的產品相繼而生,聆聽音樂的載具有更多樣的選擇,聆聽音樂的品質也有所提升。




未來影音的感官體驗
在網路多元媒材充斥的今天,不管聽音樂或看影片都會從網路來觀看或下載,甚至是音響器材設備的更新都已經改變從網路直接做連結,可以發現在今日的音響器材裡,電視可以連結網路、擴大器也可以連結網路,連多媒體播放器也可以連結網路,這個網路世代的來臨悄悄的在客廳發生了變化,音樂的來源從網路、你的手機、電腦四面八方而來,運用各種的傳輸技術(DLNAAIRPLAY),輕易的來到你的面前,真正數位家庭時代已經來臨,網路世代對音樂聆聽與操作已經改變。音樂數位化固然是提供更方便與品質固定的環境,在專業的音響廠商相繼的投入下,相信數位音樂的失真率應該可以獲得改善,但喜歡傳統媒材CD唱片或黑膠唱片的人還是會繼續喜歡,因為傳統媒材所帶來的情感不只在聆聽音樂所帶來的滿足,還有在播放音樂整個過程,以及聽著現場實錄的老唱片搭配可以播出懷舊感覺氣氛的器材,這也是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喜歡真空管音響的原因,真空管音響有著特別的氣氛是現在音響器材所沒有的,所以數位音樂會取代傳統音樂嗎?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會有答案。





每星期我們都會發表新文章,若各位讀者覺得可以與這些文章產生共鳴,可透過下面FB及Blog的圖示分享喔。也可以加入我們的FB粉絲團,當有新文章的時候便能透過FB收到最新訊息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