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5日 星期四

光  的  旋  律
By designwing



 
http://www.a1-diamond.com/index.php


看見光
鑽石透過精確的研磨切割之後,可以打造出全反射的多面型(brilliant style),這種形狀的琢面能將光羇留在鑽石內部,散發出細緻璀璨的魅力光芒,而是這一切視覺經驗的主導者光線主宰著我們看到的一切,視覺所見的繽紛世界,都源自於光與物質間選擇性的反射、吸收、折射與散射,而我們生活的空間在陽光褪去之後,整個世界也會跟著脫去亮麗多彩的外衣,只留下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我們想先撇開光的其他特質,以光與視覺之間的圓舞曲為主軸,看看這兩者之間會舞出什麼樣的旋律,因為視覺不單是眼睛看見而已,更結合了我們腦部的詮釋,讓我們不只看見了光,也感覺到了光。


光與情感
大家是否曾經在秋天開車上班的途中,看到陽光普照灑落在身上時,會有股想要翹班來個踏青一日遊的衝動? 或散步於佈滿夕陽餘暉的沙灘上,享受著心曠神怡的感覺? 或是在連續陰雨綿綿、沒有一縷光芒的陰天裡,感到心情很鬱悶呢? 我們的情感其實隨時被光所牽動著,那也是為甚麼我們語言與文字中充滿光與情緒的相關用詞。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完整的視覺經驗不只是眼睛看而已,還結合了心智的詮釋過程,這個過程充滿個人認知、經驗、背景的差異,這也是人類大腦以詮釋的能力賦予光在情感上的驅動力量。我們常常發現在不同場合會運用人工光線掌握現場的氛圍,例如在戲院、現場演唱會、百貨公司或高級餐廳;或是在教堂的空間中,透過光線的安排與控制,來傳達權威、莊嚴。這種情感性的光線運用或許和照明本身一樣古老,而無論所採用的照明方式為何,都試圖透過光線來主導空間中的氣氛。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Siteco                                                   圖片來源


自然界的光
生活中,我們都經歷過不同光的體驗,例如攝影愛好者會利用相機,透過光圈、焦距、曝光時間、取景的適當調整,有系統的掌握這些要素來記錄捕捉個人風格的那一瞬間,所以對於自然界的光,我們也許可以找到有系統的觀察模式來師法自然。而一直以來,人類的照明經驗幾乎都是學習於大自然,也希望能仿效自然光的極致表現,因為即使是同一地點的自然光線,在不同季節、時間、氣候、溫度、濕度等的條件下,都會展現出風華萬種的姿態,而這也是人工照明所望塵莫及的。筆者整理了Gary Gordon, M. David, Victor Olgyay的論述,將自然光分成三種要素,透過這些觀點能讓我們更有系統的觀察自然界裡捉摸不定的光彩。


  • 第一要素是包覆感(Ambient),就像身處於霧中的經驗一樣,在沒有光源方向性的情況下,也就不會產生強烈陰影,使對比柔和,物件和空間相互協調不爭寵,給人輕鬆舒服的感受,彷彿置身在風和日麗的秋日,也就是我們一般大範圍環境光。
  • 第二要素是聚焦性(Focal glow),例如光線從雲裡透出的幾道光芒,或是夕陽西下時拉出長長的影子,具有強烈的方向性與光影對比,讓人感受到空間與物件之間被強調出來的立體效果,所以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運用具方向性的投射燈,來強調商品或空間牆面紋理的做法。
  • 第三要素是(Sparkle),就像日光映射在水面時,我們感受到波光粼粼、耀眼奪目的效果,或是光線在透過水晶反射之後所呈現出的奢華絢麗光效,都是讓人炫目豐富的視覺經驗。


這三種光的要素通常以各種比例與分布並存於環境中,而且隨各種天候、時間的變數,以不著痕跡又即時連續變化的方式上演一齣齣的行動劇,這也是為何建築師極力追求引光(自然光)入室,燈光設計師追求突破自然光與人造光的界線,借力與師法於自然。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照明
Flos強調soft architecture...讓燈光成為建築的一部份, 而且是以仿自然的造型出現,似乎都是想打破室內室外兩者的藩籬,讓不同時間在自然光與人造光完整銜接。所以照明設計必須同時考慮自然光源、建築本身的空間規劃、空間主要從事的活動與空間物件同時考量。我們視覺是透過光在空間中的流動,與不同介質交互作用產生的反射、折射與透射,而產生意識和感知空間的。燈光設計師會依據空間的特性,例如空間大小與格局、空間從事活動,例如工作場所或是商品展示空間的不同目的,再透過Ambient, Focal glow, Sparkle不同光效燈具的不同比例配置,來塑造空間的氛圍。透過此一氛圍,讓工作可以更安全專注,吸引消費的慾望,卸下緊張的情緒,喚起浪漫的回憶,這也是照明的最終目的。所以,照明設計無法簡單涵蓋而論,需要客製化思維,而不只是看統一標準化作法。

Artemide                                        Axolight                                   Marino cristal    
 

光源技術早已遠遠超越單純只是照明的層次,一線的燈具品牌將燈具設計重點放在空間氛圍塑造,而新的光源技術更是突破這方面的技術門檻,完全考驗著燈光設計師的創意與想像力。如Artemide的創辦人Ernesto Gismondi所提出隨著設計進入最困難階段,我們認為與其花費太多力氣在物體上,不如更著重於光線本身,特別是光的顏色,其實,我們已經開始研究光線的心理要素Artemide Metamorfosi燈具這項裝置本身並不是要讓人看見的,而是要人感受其所發出的光。而Ingo Maurer認為燈具的設計不在創造物件,而是營造氛圍,不該和功能原有的美產生違和感,反而要把素材該表現出來的味道,發揮到淋漓盡致才對。還有喜多俊之在其作品TAKO and KYO中,尋找透過和紙的柔和燈光,產生完全散射光線。在光的領域裡,要達到純照明的亮度條件已經是基本功也是差異化最少的領域了,而未來照明的真正價值,在於創造光與空間中細微情感的觸動。


          Artemide                                                              Ingo Maurer                                         喜多俊之
每星期我們都會發表新文章,若各位讀者覺得可以與這些文章產生共鳴,可透過下面FB及Blog的圖示分享喔。也可以加入我們的FB粉絲團,當有新文章的時候便能透過FB收到最新訊息了!

參考資料

光的故事,波寇維茲著,林志懋譯
感官之旅,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SenseDiane Ackerman所著
Design Drive Innovation by Ernesto Gismondi
Interior Lighting for designers 4th ed. by Gary Gordon
Architectural lighting design 2nd ed. by M. David, Victor Olgya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